回到网站
回到网站

文告/制度化增建华小 公平对待各源流学校

· 文告

教育部长马智礼在6月28日指出,由前朝政府所批准的“10+6”华小新增与搬迁计划,当中8所新华小因涉及所谓的政治目的, 和基于新政府的财务状况等因素而喊停检讨。雪隆华校董联会认为,希盟政府应该公平对待各源流学校,依各地区人民的需求而制度化增建国小、华小、淡小。

雪隆董联会认为,学校需耗时至少三、五年才能建设完成,兴建学校是着眼长远规划和未来发展需求。总体来说,华社殷切期盼更多华小的设立,以解决华社长期以来面对华小不足的困境,因此新华小不应该喊停,并且除了这8所新华小以外,其他华裔人口密集地区也要兴建更多华小。

再者,孩子是未来的栋梁,教育是无法等待,再穷也不能穷教育,财务状况不是要否兴建小学的理由,也不应该以政治因素影响教育,而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和人民的需求,制度化地增建国小、华小与淡小的政策,以公平公正的政策对待各源流学校。

教育部应该依人口结构和学额需求,在有需要的地区兴建各源流学校,教长也应该以同样的逻辑,让“很多学生来源”的华裔人口稠密地区,依其需求而增建新华小,或让学生爆棚的华小兴建分校。

因为事实上,除了“10+6”华小新增与搬迁的柔佛与雪州以外,其他地区如蒲种、槟城、怡保等,也有兴建新华小的逼切需求,这些地区的许多华小已严重爆满,但过往因前朝政府的单元教育政策主导下被忽略。

增建华小是华社数十年以来的愿望,如今希盟已顺利执政,赢得各族民心的新政府应该保障各民族学习母语的权益,以公平合理的态度去解决华小长期面临不的问题,并且以社区的需求来增建华小,以及制度化和公平拨款给予国小、华小、淡小,一视同仁和不能再有差别待遇。

雪隆董联会指出,新政府应该摒弃前朝政府狭益的单元化教育政策,培育具有多元文化视野和掌握国语、英语、华语能力的未来主人翁,以坚实的在地原有多元能力,去迎合国际化的需求。

雪隆华校董事会联合会主席

蔡庆文律师启

上一篇
文告/反对宏愿学校 另订团结交融计划
下一篇
竞赛/第十届雪隆八独中初中华语辩论赛—初赛圈新闻稿
 回到网站
头像
取消
Cookie的使用
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、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。一旦点击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设置
全部拒绝
Cookie设置
必要的Cookies
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、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。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。
分析性Cookies
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,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。
首选项Cookies
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,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。
保存